东兴区: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聚力惠民便民项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兜牢民生底线,全面推进‘十件为民办实事’,确保民生支出占比不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内江市东兴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了,民生工作是2023年东兴区重点工作之一。
今年来,东兴区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扎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快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实现“一站式”办公
工地上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忙不迭地穿梭在钢筋交错的网格上,娴熟地铺模板、绑扎钢筋……在东兴区高梁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目前便民服务中心一楼主体部分已完工,二楼正在主体建设中,即将封顶。配套公寓即将在4月20号左右封顶,封顶后还将进行墙体砌砖,外立面保温装饰,给排水管安装,风管安装。”现场施工负责人曹礼波介绍道。
据了解,高梁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于2022年7月动工,共两层,建筑面积799.8平方米,预计今年8月交付使用。届时将进驻社保、民政、残联、就业、医保、农业、林业、住建、自然资源、卫健、退役军人事务、司法等部门事项的12个综合服务窗口,办理群众办事项目245项,将显著改善高梁镇便民服务环境,提升各部门事项行政服务效率,实现“一站式”办公,减少群众跑腿次数,方便群众办事。
高梁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梁镇将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将服务触角向镇、村、社延伸,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项目建设,为群众办事营造一个温馨、舒适、便捷的氛围。
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着力提升居民幸福感
“现在我们正在对民江小区的四栋居民楼进行改造,外立面会统一做成真石漆,窗户会更换统一标准的,增设雨棚和防护栏,小区里面会弄成休闲生活广场,供居民休闲娱乐,停车场会做成彩色混凝土的地面,全部更新。”在西林街道华阳巷民江小区改造施工现场,负责人曹璐告诉记者。
现场,工人们正使用吊机将道路一旁的行道树连根拔起,并使用电锯锯掉多余枝干进行装车转运,而小区里的天然气管道线路改造也在同步进行,工人更换了更为经久耐用的管道,对线路的走向也进行了重新规划。
据了解,近年来,东兴区积极统筹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等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除了华阳巷的民江小区,凤窝街和榕树街也纳入了此次老旧小区的改造范围,今年要完成该区域的院坝和道路黑化硬化、墙体外立面美化翻新、高压弱电线路及燃气管道改走、小区绿化亮化提升等基础设施改造,总共涉及25栋居民楼,560余户居民。
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
让百姓喝上“放心水”
挖掘管网沟渠,填满砂土,进行供水管道安装……在田家镇供水管网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马不停蹄地进行供水管网建设作业,只为尽快保障农民群众和城区居民一样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卫生水。
“我们围绕农村面貌改善工作,积极推进东兴区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一期和二期的建设,目前已完成田家、富溪、东兴的摸底排查工作,完成管网安装21公里。”区水利局水资源管理与水保供水股负责人吕俊介绍道。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改善农村面貌,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据了解,东兴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总投资为5000万,覆盖双才、田家、高梁、郭北、富溪等5个镇,受益20万人。二期总投资为4亿元,正在准备前期工作。
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郭北、高粱、双才21公里管网建设,田家至同福段15公里管沟挖掘和富溪至来凤6.9公里管沟挖掘正在进行中,一期工程预计在2023年底完工。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建设,不断扩展供水覆盖范围,2026年二期项目完工后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90%以上,规模化供水率达到94%以上,让全区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
无论是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还是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这些都体现了东兴区以人为本提高民生福祉的信心和决心。东兴区也将持续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全面改进民生工作,扎实推进民生事业,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