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获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年初出台的《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市新经济委牵头制定的《算力券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今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那么,算力券准备如何运行实施?作为全国首个专门制定算力产业专项政策的城市,成都为何如此迫切聚焦算力产业这个新兴领域,又看到了怎样的产业发展前景?成都准备如何通过算力聚集生产要素、赋能产业发展呢?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市新经济委大数据和平台合作处相关负责人。
记者:请问算力券准备如何运行实施?
(资料图)
市新经济委大数据和平台合作处相关负责人 :“算力券”机制是成都市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使用算力的创新举措,旨在提升城市算力规模效应,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足、技术人才欠缺、算力匹配难应用少等痛点问题。
算力券是成都市政府针对算力资源消费免费发放的权益凭证,为落地落实“算力券”供给机制,我们正加快研究制定《算力券管理办法》。 在支持对象上 ,申领对象为在我市区域内工商注册登记的型中小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及户籍地在成都市的创新创业个人。 在支持标准上 ,每年总计发放不超过1000万元算力券,在每个申报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符合申领条件的科技中小型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单户每年最高额度不超过10万元。 在申领流程上 ,拟构建“单位注册-申领算力券-使用算力券-兑付算力券”的线上申领流程。总的来看,制定“算力券”供给机制,建立了以“算力券”为核心的算力中心运营统筹结算分担机制,简化流程,方便中小企业使用算力“随用随取”。
记者:众所周知,企业对算力券使用充满了期待,那么算力券管理办法的制定计划是什么呢?
市新经济委大数据和平台合作处相关负责人 :为了让企业早日用上算力券,我们加快步伐,正将《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和算力券管理办法制定工作同步推进,经过前期与专家、重点企业、咨询机构、部分用户企业沟通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两个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并于今日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也希望大家关注我们的政策文件,积极为我们提供宝贵意见建议。
记者:我们了解到成都是全国首个专门制定算力产业专项政策的城市,我们为何如此迫切聚焦算力产业这个新兴领域?又看到了怎样的产业发展前景?
市新经济委大数据和平台合作处相关负责人 :算力作为数据价值转换的新型生产力、数字经济的“新能源”,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据测算,算力每投入1元,便带动3元至4元的经济产出。算力强则经济强,因此我市亟须发展算力产业。我市是我国西部地区算力资源高地、国家八大算力和通信枢纽节点之一,也是全国第二个拥有超算智算双中心的城市,算力算法领域人才供给充沛,应用场景丰富,具备发展算力产业的优势基础。未来,我市将以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标准化为牵引,全面支撑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此次我们出台了算力推进方案和算力产业政策,成都准备如何通过算力聚集生产要素、赋能产业发展呢?
市新经济委大数据和平台合作处相关负责人 :我们将紧扣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要求,大力健全数据中心、算力网络产业链,统筹推进算力供给站、网络试验线、算力调度网、数据要素场、安全防护盾的一体化建设,构建“跨区域通用”的算力网络体系,实现算力资源“即取即用”。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好“算力券”、算力引才、算力招商等创新举措,聚集数据、人才、技术、场景等生产要素,完善算力产业生态,最大程度发挥算力产业功能,让先进计算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超大型城市治理。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艳玲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冯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