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正文

合肥警方提醒:开学季, 家长和老师要谨防各类骗术

2023-02-08 10:40:34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合肥中小学迎来开学季,班级微信群活跃起来,骗子们也瞅准时机蠢蠢欲动。2月7日,记者从合肥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了解到,各类骗术中,冒充班主任老师打着缴纳费用的幌子诈骗的案件屡屡发生,合肥已有家长上当受骗。合肥警方提醒,家长和老师要切记,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不要轻易拉人入群、不要轻信转账要求。

冒充老师诈骗已有家长上当

2月2日,家住合肥瑶海区的刘女士发现,孩子学校的家长微信群中,“老师”发送了二维码,并留言缴纳新学期复习资料费用。看到发送信息的人图像确实是孩子班主任,再加上缴费金额只有49.5元,刘女士想也没想,就扫码付款了。直到接到班主任打来的电话,刘女士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资料图】

2月5日,合肥警方还曝光了一起类似案件。开学前夕某天晚上,某小学班级QQ群里,“班主任”发了一条群信息,要求提前缴纳下个学期学习资料费、班费等多项费用,并请家长通过扫码进群的方式缴费。半夜催缴费,这种反常的情况引起了群里一位家长的警觉,他立即与班主任取得联系。真正的班主任才意识到有骗子正冒充自己行骗,赶紧将假班主任踢出群,在群里发布声明并立即报警。

办案民警介绍,因为金额不大,家长放松了警惕,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民警揭秘骗子如何潜入家长群

骗子为何能潜伏在班级微信群中?合肥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民警介绍,在新学期开学前,不法分子早已蠢蠢欲动,在网上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没有设置入群验证的家长群,进入群内潜伏其中,然后在群成员中寻找到老师的群成员。

最后,冒充班主任老师的头像和网名,伺机在群内以缴纳书本费等理由发送群收款,个别家长没有经过核实便直接转账,导致被骗。

当然,设置了入群验证也不能放松警惕。民警介绍,一些学校的家长微信群的信息因为种种原因被放到了网上,不法分子通过浏览到网上的一段小视频,就能获取微信群中学生、家长和老师姓名等信息,然后顺利“混入”微信群。

民警提醒,家长群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核实群内人员身份,及时剔除身份存疑的问题人员。不要将微信群等信息上传到网上,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此外,家长平时可与老师加强沟通,及时确认收费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情况。

合公新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周勇

■警方提醒:

开学季骗术多切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合肥警方提醒,家长如遇诈骗产生资金损失,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同时,广大家长和老师要切记三“不要”: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不要轻易拉人入群!不要轻信转账要求!

合肥警方介绍,除了冒充班主任老师进群诈骗,“开学季”常见的骗术还有发放助学金、奖学金诈骗,刷单诈骗,非法网贷诈骗,盗用身份诈骗,兼职诈骗,虚假客服诈骗,博彩、投资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等。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